土地信俗文化
廟促會慶回歸暨土地信俗申遺成功(2023)
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舉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4周年暨“澳門土地信俗”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聯歡晚會。
“澳門土地信俗”申報代表人、雀仔園福德祠土地廟值理會會長、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榮譽會長羅盛宗表示,“澳門土地信俗”蘊含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能夠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是對澳門豐富多元文化的高度肯定,也是對“澳門土地信俗”文化傳承的重要支持,未來會繼續努力,保護和傳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
晚会假聯邦酒樓举行,羅盛宗,中聯辦協調部陶峻處長,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會委員陳家良,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文化咨詢委員邢榮發,澳門文化局文化遺產保護處何卓鋒處長 ,澳門廟宇促節慶文化促會榮譽會長梁樹森,澳門理工大學江淳博士,媽祖信俗傳承人陳鍵銓,哪吒信俗傳承人鄭權光,澳門廟宇促節慶文化促會梁慶庭創會會長,哪吒信俗傳承人、澳門廟宇促節慶文化促會會長葉達,澳門廟宇促節慶文化促會理事長馮健富,澳門廟宇促節慶文化促會監事長、道教協會會會長吳炳鋕,澳門鮮魚行總會關偉銘副會長,世界大伯公節聯誼會推動小組成員李運平,藝文雜誌劉阿平社長等出席。
羅盛宗
羅盛宗說,雀仔園福德祠土地廟值理會、沙梨頭土地廟慈善會、下環福德祠慈善會的共同努力下,獲中聯辦、社會文化司、文化局的指導與支援,在澳門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林發欽及團隊大力幫助下,開展了口述歷史記錄、史料整理,又向土地信俗的元老、長老深入請教,各個單位同樣經歷了許多挑戰,2017年能成功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2021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獲得層層成果,這些都是大家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結果。
今年中,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代表來到澳門,頒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標牌,至今與大家分享成果,旨為共同慶祝“澳門土地信俗”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兩周年,別具意義。
馮健富
馮健富致謝詞說,廟促會很榮幸將於明年5月下旬承辦“2024年第十三屆世界大伯公節”,十分難得,可向社會傳達土地信俗的存在價值。勉勵同人攜手團結,共同努力,為澳門的廟宇節慶文化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澳門土地信俗成功申報國家級非遺目錄慶祝酒會(2021)
國務院2021年6月10日公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目錄」,本澳土地信俗成功入選,本澳多間土地廟宇於2021年7月15日共同慶祝申遺成功。澳門土地信俗成功傳承人羅盛宗表示,澳門土地信俗能夠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感謝國家對澳門土地信俗文化的肯定,也提醒著同人要擔好保育、傳承的責任。
慶祝酒會於2021年7月15日下午3時假萬豪軒酒家舉行,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吳輝,旅遊局副局長許耀明,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委員何桂鈴,文化局代表、澳門博物館館長盧可茵以及本澳多所廟宇負責人、社會賢達出席,共同慶祝本澳土地信俗成功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目錄」。
傳承人、澳門雀仔園福德祠值理會會長羅盛宗致辭時表示,澳門土地信俗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歷時六年,自2016年開始,澳門雀仔園福德祠土地廟值理會、澳門沙梨頭土地廟慈善會及下環福德祠着手籌備先將澳門土地信俗列入澳門非遺清單,2019年開展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由於土地信俗遍佈澳門大街小巷,同時需要很強的歷史研究知識,需要對大量的口述歷史整合,他代表三會感謝澳門文化局給予多方支持以及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提供指導,才讓申報有序開展。
羅盛宗
他續指,文化的傳承正是中華民族精神內涵的傳承,澳門的土地信俗是澳門華人社會對於家宅平安,鄰里團結互助精神的表現形式之一。一家的土地公,祈求一家的家宅平安,一區的土地廟,團結一區的鄰里關系。因此,傳承澳門的土地信俗,也是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日後將會發佈新書,記述澳門土地信俗的歷史;也會舉辦不同的工作坊,以及用不同形式來傳播社區互助的土地精神;同時積極協助土地廟提升系統性保護水平,竭力做好土地信俗保育、傳承工作,期望繼續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馮健富
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理事長馮健富表示,澳門的土地廟和土地信俗是澳門華人社會廟宇節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之一。澳門有祭拜信仰不同神祇的廟宇和豐富多彩的節慶文化,一直以來都有賴不同社區的有心人才得以延續傳承下來,這次土地信俗的成功申報也給我們如何傳承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一個示範和啟示。澳門有著豐富多彩的信俗和節慶文化,隨著社會對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加重視,相信澳門的優良傳統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也為澳門增加更精彩多元的文化內涵。
澳門土地文化座談會談文化傳承(來源:力報)
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23日舉行“澳門土地文化座談會”。理工學院人文及社會科學高等學校代校長林發欽指出,本澳三大土地廟正積極將“澳門土地信俗”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澳門土地文化積澱之深厚,社區組織傳承之成效,確有充分申報條件。
座談會11月23日下午三時在澳門道教協會會址舉行。林發欽、理工學院人文及社會科學高等學校中西文化研究所所長江淳、二○二○世界大伯公節籌委會署理主席馮健富主講,澳門道協會長吳炳鋕、副會長葉達及多位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成員與會。
馮健富簡介了明年第十二屆世界大伯公節將於明年五月五至七日假漁人碼頭舉行,與會陣容鼎盛,為難得的節慶盛會。
林發欽表示,澳門作為中華文化根深葉茂的地方,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各地華人將原鄉的土地神和信俗帶到這片土地,形成歷史悠久、分佈廣泛、特色鮮明的土地文化。澳門土地信俗以三大土地廟為傳承核心,分佈全澳約二百座的土地神壇為支撐,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土地誕為年度重點活動,構成流傳不斷、深入社區、活態多樣的“澳門土地文化”。
葉達表示,澳門近年致力建設成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土地神是華人社會的重要信仰對象,在各地有不同稱號,如伯公、大伯公、福德正神、土地公、社公等,各有其意義與脈絡。隨着華人遷徙世界各地,在各地建立神壇和廟宇,各自發展。澳門作為一個土地文化源遠流長、紮根社區、活態傳承不絕的華人社會,有極大優勢。以“土地文化”連結世界華人,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深入發展經貿關係。“世界大伯公節”明年將在澳門舉行,在文化交往、人員交流、經貿往來的同時,定可助力“文化基地”的建設。
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學術團隊近年與沙梨頭土地廟慈善會、雀仔園福德祠土地廟值理會、下環福德祠慈善會及掌管各方土地神壇的坊會和團體攜手合作,以實地拍攝、測量、記錄、建檔等方式,開展“澳門土地神壇調查”和“澳門土地信俗口述歷史計劃”兩項研究,為申報非遺提供詳盡資料和學術基礎,成效顯著。未來仍將繼續努力,擴大影響。
轉載自”力報”
鄉土的守護神—土地公
土地公是最基層的神明,其職位相當於人間的村里長。土地公也是鄉土的守護神,台語俗諺:「田頭田尾土地公」,意謂土地公遍布各地且無所不在,凡是人煙所至之處,無論城市鄉鎮、田野山林都有土地公的存在,因此土地公是台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
土地公信仰源自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中國的土地崇拜源起於上古時代的后土、社神信仰,所謂后土、社神即土地之神。《左傳》「君履后土而載皇天」孔疏:后土者,地之大名也。《周禮‧春官》「建邦國,先后土用牲帛」鄭注:后土,社神也。《禮記‧春官》「君舉而哭於后土」鄭注:后土,社也。此言后土即社神。《春秋‧莊公》:「秋,大水,鼓,用牲于社」《說文》:「社,地主也,從示土」是言社即土地之主,社神即土地之神。社神祭祀,早在《詩經‧小雅》「以我齊名,與我牲羊,以社以方」。已有記載。
土地遼闊不能遍祭,因此必須封社為社以祀之。《孝經諱》:「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闊不可盡敬,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白虎通》:「人非土不立,非谷(穀)不食,土地廣博不可遍敬也,五穀眾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
因土地廣闊故需封土立社分區祭祀,所以土地之神分布各地。在封建時代社祭也有階級之分,《禮記‧祭法》:「王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為立社曰王社,諸侯為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而台灣幾乎各村里都有土地廟,且各廟宇無論供奉任何神明,也都會配祀土地公,因此土地公是勢力最龐大,「神口」最眾多的神祇。
土地公原本為對土地的崇拜,屬於自然崇拜爾後轉化為人格神。這種轉型其實是民間宗教普遍的的現象,台灣民間所奉的城隍爺、玄天上帝、三界公等,都是由自然神轉化成人格神。而土地神的轉型最早,按《左傳‧昭公》:「共工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為社」《國語‧魯語》「共工氏之伯九有社,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禮記‧祭法》「共工氏罷九州也,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禮記‧月令》「中央土,其成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鄭注:后土示顓頊氏之子,曰黎,兼為土官。《山海經‧大荒北經》「后土生信,信生夸父」此言后土乃夸父之祖父。《淮南子‧氾論》「禹勞力天下,而死為社」高誘注:託祀於后土之神。又按《中國古代宗教神話考》。以上之論,后土乃共公氏之子句龍或即大禹,是自然崇拜人格的結果。
中國歷代有許多關於土地神是由人轉化而成的傳說,其中大禹、三國的蔣子文、南朝沈約、唐代韓愈、宋代劉知常、岳飛等,都有成為土地神的記載,但在台灣民間人格神的土地公較普遍的傳說有兩種:一說土地公原是周代一位官員的忠僕名為張明德,因背負少主人赴任所會見其父,途中遇大雪,張明德脫衣護主而遭凍斃,臨終時空中出現「福德正神」字跡,此乃上蒼感念其忠義故封為福德正神。其二,土地公原名張福德,其生前樂善好施造福鄉土,死後受玉帝冊封為「福德正神」,因此土地公廟又稱福德廟、福德宮。
土地原本沒有所謂的性別,但在上古時代由於陰陽觀念,天為乾父為陽,地為坤母為陰,且土地「吐生萬物」因此,后土應為女性,《禮記‧郊禮》「社,祭土而主陰氣也」。「祀天就陽位,則祭地就陰位矣」言明土地之神屬陰性。至周代父系社會建立之後,土地神才能轉化為男性,由句龍、社會等記載可見當時土地神已成為男性。在道教信仰中的后土與民間信仰的土地公又是截然不同,后土是道教「四腳」之一,稱為「承天效法后德光大后土皇地祇」,簡稱為「后土娘娘」,后土相對於玉皇大帝(天帝)乃執管大地山川,是謂「天公地母」。台灣民間信仰則以土地公、后土為一體,而土地公當然是男性。
土地公雖官小位卑,卻是業務最繁忙的基層神明,舉凡守護鄉里、庇佑鄉民、照顧田園、牲畜、守護山林、橋樑、道路、堤防、水閘門(如豐原葫蘆墩圳),連看守墳墓都是祂的職責,可見其業務量之繁重。土地公原本是土地之神,後來工作量卻愈搞愈大,漢蔡邕《獨斷》之言:「先儒以社祭五土之神,五土者,一曰山林,二曰川澤,三曰丘陵,四曰墳衍,五曰原隰」,自此,土地公已身兼數職業務繁忙。
台灣俗語:「得失土地公會飼沒雞」表示得罪土地公會連雞都養不活。「土地公沒做號,虎不敢亂咬人」,表示土地公沒做記號連老虎都不敢傷人,可見土地公勢力之龐大。
台灣民間除了廟宇、家中供奉土地公之外,一般商店也供奉土地公為財神,每逢初二、十六「做牙」祭拜土地公希望能蔽佑生意興隆。商人所供奉的土地公通常手持元寶象徵財富。一般的土地公廟並為配祀土地婆,因傳說土地婆乃心胸狹隘的婦人,土地公原本要保佑人人富裕,但因土地婆擔心人人富有將來女兒出嫁無人抬轎,而堅決反對,而土地婆在每月初二、十六固定回娘家,因此商人就趁其回娘家之日向土地公祈求財利,據說此乃初二、十六「做牙」的由來。此外,台灣的採礦業者也是供奉土地公,因為礦業是埋藏在地下,屬於土地公管轄,因此要祭拜土地公才能挖到礦產,台北縣瑞芳、九份一帶土地公廟林立即為此因。
土地公也是墳墓的守護者,台灣地墳墓的左前方都有供奉后土牌位或土地公像。土地公看守墓園之俗源自《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都故稱幽都。因為后土管轄幽冥地府,而人死歸陰司且埋葬地,必需供奉后土或土地公。
民間傳說土地公充當守護神則是源自孟姜女的故事。傳說:孟姜女之夫萬杞良被秦始皇徵修築萬里長城,不幸客死異鄉,孟姜女千里尋夫哭倒萬里長城,祇見白骨遍地,土地公示其咬破手指血滴枯骨,能滲入則為其夫骨骸,孟姜女尋獲夫婿遺骸返鄉途中,白骨受其血淚滋潤竟使膚髮重生有復活之象,此時,孟姜女聽信土地公之言,以布袋裝置骨骸背負返家,竟使其夫無法起死回生,孟姜女不肯罷休,土地公只好為其夫守墓以示謝罪,此為民間版的土地公守墓之由來。
由於土地公是最基層的神明,因此凡是地方宗教信仰、婚喪喜慶活動,都會迎請當地土地公參與。舉凡廟會繞境遊行都是由土地公擔任前導開路,建醮、廟會、喪葬、做法事、牽亡時土地公要「列席」,民眾入厝、娶新婦、做彌月也不會忘記請土地公參加。
在《西遊記》小說中土地公還得應付孫悟空的召喚,簡報當地情勢。在民間戲劇中每當好人遇難生命垂危之際,土地公便會出來救援。明代《土地寶卷》中,土地公大鬧天宮與諸神鬥法的故事,在台灣則並無此傳聞。
台灣民間土地公的造型大概登是身才肥胖短小,銀髮白鬍,手執拐杖滿面笑容的造型,不像一般神明威嚴、肅穆。土地公神像通常頭戴圓型布帽,但如經皇帝冊封(如車城福安宮)或地方子弟考取功名(如楊士芳),當地土地公則改戴官帽,地方子弟有成就連境內土地公都能得到庇蔭,可見土地公與百姓的關係是何等親近。由於土地公是階級最低的神祇,因此在宜蘭地區流傳一則傳說,據說楊士芳在考取進士之前,每次在下田除草時,前方土地工祇市人間得村里長,而進士相當於民間信仰中的王爺,宜蘭俗語:「楊老爺拜土地—要勿 堪哩」表示讓進士跪拜,土地公承受不起之意。
土地公的誕辰祭典分別是在農曆的二月初二和八月十五~此乃源自古代社祭春社、秋社兩祭,亦即「春祈秋報」之故,並非土地公有兩個生日。為感謝土地公的庇佑,台灣農民每逢土地公誕辰,都會以竹枝夾福金(即土地公專用之金紙),插立田中,俗稱為「土地公拐」,意即製造拐杖供土地公巡視田園之用。
土地公信仰淵遠流長,它源自人民對土地的感恩與尊敬。土地公雖然神格最低卻是與民眾關係最密切的神祇,由於官小位卑土地公大都簡陋矮小,家徒「三壁」,且大多沒有廟門,但土地廟卻像二十四小時的便利商店一樣,全年無休全天開放,隨時接受百姓祈求,聆聽人民的心聲。土地公沒有豪華住宅,沒有威嚴的造型,甚至沒有神像,但卻是最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鄉土守護神,土地公沒有幫手,也沒有部屬,但祂的業務卻最繁重,擔負的職責也是最繁多,其辛勞可想而知。
在台灣的每一片土地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土地公就會隨時隨地守護者人們的家園,庇佑著祂的子民,民眾在感恩之餘,更應愛護鄉土,關心我們所生長的這片土地,效法土地公守護鄉里、關懷社區的精神。
來源:台灣民俗文化網
五祀
土地神崇拜是古代先民的原始崇拜,這是因為先民們覺得地載萬物,取材於地,所以歷史上的二月二土地誕,各鄉村民都大肆操辦,以祈求地潤萬物,五穀豐登。農曆二月初二,農家戶戶都舂冬米粿,並用手捏成一塊形狀象圓餅一樣,有大有小。每塊粿面印有瓜果和稻穗狀等花紋,以象徵興旺吉祥有財氣,俗稱“土地公粿“。並備好牲醴、酒饌、果品等供筵,焚香虔誠致祭於家堂供奉的土地公神位—福德正神神龕前,以祈福報功,求賜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招財進寶,闔家平安。在當日或在三天內,家長攜帶兒男分別到所耕作的田片,在其田岸壁上壓上幾張福金紙,叫祭“田頭土地“,以祈年冬好收成;同時,趁此告知下輩所屬田產業份。俗話說:”吃了土地公粿,褲筒卷起起“。此日後,農民就著手“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農事活動。工商界的亦於二月初二奉祀福德正神,虔誠致祭,而且又在每年農曆二月至十二月的初二、十六都做“牙“,其中二月初二為“頭牙“,七月初二為“中牙“,臘月十六為“尾牙“。
“土地誕“習俗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又有以祭社習俗為主的“二月二“習俗。從上古開始,社神就成為了祭祀系統中的祀典之神。時至今日,古老的“社神“已有了很多變化,但祭祀土地神的習俗一直保留下來,並隨著華人的遷徙,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也開花結果,落地生根。
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土“能生萬物,養育人類繁衍生息,其功德厚大,就奉若神明。自古以來,人們以土地為“神“,尊土地為社神,中國民間稱“土地公“。當今習俗雕塑或繪畫土地公像,大多數是白髮髯髯,右手拿著龍杖,左手執元寶,又稱“老土地“,又稱“後土“、社公。他既執掌土地行政,又兼理財務。我們常聽到“賺土地公錢“、“土地公送錢“之類俗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以往人死後,上山挖墓地,要向山土地壓紙錢租山,出殯行列中要拋撒紙錢—買路錢引行;進葬時,先以酒饌、金紙焚香奉獻,以求佐理亡魂引渡安息之事務。可以說土地公集“地政、財政、德政“於一身,職責之重要可見一斑,古例列為“五祀“之一。
“五祀“者,“戶、灶、中溜、門,行也“(《禮祀·曲下禮》中‘祭五祀‘鄭玄注)。“祭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中溜)、門神、行神。中國民間所供奉的土地公,大概有兩種:
①廟、寺、祠、堂及工商農牧戶等,都是供奉“福德正神“。
②在墳墓邊祭祀“後土“(山神土地總代表)。
至於與社神相關之神為“稷神“。“稷神“即“五穀神“。土地神廟和五穀神廟在我國古代是國家的象徵性建築物。“社稷“(社神、稷神)興隆,指的是國家富強,康樂太平。人們常以“社稷“比做“江山“,語意即源自於此。
資料來源:360百科